片状模塑料 (SMC) 由预浸料制成。 SMC是由不饱和聚酯树脂加入增稠剂、无机填料、引发剂、脱模剂和颜料,浸渍短切玻璃纤维或毡片,两面覆以聚乙烯薄膜的树脂糊塑料,这是1960年代开发的一种新型热固性玻璃钢成型材料。
片状模塑料的组成与块状模塑料的组成基本相同。 由于材料所要求的性能不同,包括工艺性能、力学性能和其他特殊性能,以及制备工艺不同,在组分的选择和配比上也存在差异。 与块状模塑料相比,片状模塑料中的填料含量较低,所用玻璃纤维含量较高(20%~35%),长度较长(25~50mm),物理和机械性能好。
SMC的强度可以通过增加纤维含量和纤维长度来提高。 SMC的生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,根据所用增强材料的不同,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生产,目前多采用玻璃纤维粗纱。
片状模塑料制造过程通常包括两个阶段。 首先,在不饱和树脂中加入增稠剂、低收缩助剂、填料、脱模剂、着色剂等成分,混合制成树脂糊。 将短切玻璃纤维毡等片状强力材料在成型机中浸渍(两面覆盖聚乙烯薄膜),然后用压辊压延压实,干燥后制成毡片,使用时撕下薄膜,根据成品尺寸裁剪层压板,放入SMC模具中加热加压,经过一定时间后即得到最终的SMC零件。
SMC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4个步骤:
树脂糊是指将增强材料(玻璃纤维)以外的成分预先充分混合,使其成为糊状的混合物。 它的制备方法有两种,一种是分批混合法,另一种是连续计量混合法。
粗纱的切割器位于机组上部,整个切割和沉降过程在密闭空间内进行。 切刀一般采用三辊结构。 为使切碎后的粗纱均匀沉降,可在切刀下设置打浆机或吹风机。 在粗纱切割和沉降的过程中,最应该注意的是静电问题。 严重的静电作用会使纱道上的粗纱相互缠绕,切断后易粘附在侧壁或卷绕缠绕,大大影响纤维分布的均匀性。
在SMC生产线的末端,设备上布置有各种类型的轧辊(如平轧辊、沟槽轧辊、穿孔轧辊和螺旋轧辊等)。 当片材通过这些辊的上部、下部和周围区域时,各辊对片材的揉捏作用使纤维被树脂浸透,排出气泡,将片材压缩至均匀的厚度。 一般生产线的浸渍压实结构有两种,即多辊环槽压辊式和输送带弯曲双带式。
SMC片材生产时,需要一定的固化时间,使片材的粘度增加到模塑料要求的粘度范围,才能满足模压成型的需要。 SMC 片材通常在室温下储存 1 至 2 周以完成此过程。 为使片材尽快达到最佳成型粘度,加速其老化,通常在温度较高(约40℃)的增稠室中处理1~3天。 目前比较先进的方法是在SMC生产线上增加增稠区或使用一些高效增稠剂,使SMC片材制成后即可成型。
SMC具有优越的电性能、耐腐蚀、重量轻和工程设计灵活等优点,其机械性能可与某些金属材料相媲美,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车辆、建筑、电子/电气等行业。 MDC模具在SMC方面有着丰富的制造经验,得到了众多客户的一致好评。